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
——十三中师生到汉冢慰问孤寡老人
重阳节(又称:老人节),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,是汉族的传统节日,因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。

秋阳高照,百果飘香。10月28日,九九重阳节。我校教师、学生代表来到宛城区汉冢乡敬老院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活动。
28日上午7点10分,在政教处张冬洋、蔡海涛主任组织下,老师和同学们早早来到集合地点,整装待发。
前往汉冢的路上,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,在车上继续排练着节目,歌声飘荡在车上的每个角落。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,同学们来到汉冢敬老院。车刚一停稳,同学们就下车争先恐后地搬运学校为老人们准备的礼物。
在敬老院,老师和同学们一一将鸡蛋、面粉等慰问品送给了老人们。老人们脸上挂满开心的微笑,嘴里不停的表达着感谢。
简单的慰问品交接仪式之后,一场为老人们精心准备的演出拉开了帷幕。
首先上场的是由李祚宇、李依芳、杨召楠、张祖铭、刘展灼、张憬淳同学带来的拉丁舞《我们是舞者》,精妙的舞姿,引来阵阵掌声。
第二个上场的节目是由万沁怡、苗心怡同学演唱歌曲《梨花又开放》,优美的歌声给大家带来强烈的画面感。
第三个节目是吉他弹唱《童年》,刘怡微老师和同学们的配合相得益彰,把在场观众们的思绪都拉到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里。
由张静远表演的舞蹈《恋人心》,优雅的舞姿,让人穿越时空,好像回到了古代。
郭远静、毛佳颖带来的电子琴弹唱《明天会更好》,表达了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王君睿同学的独舞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,入情、细腻的舞姿表达了对时光的眷恋。
李安堃、刘亦乐同学的小提琴合奏《四季调》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刘卓鑫同学的舞蹈《又见小兰花》轻松活泼,惹人喜爱。
刘怡微老师带来的豫剧《谁说女子不如男》震撼全场,抑扬的曲调、惟妙惟肖的神态,果真就是鲜活的“花木兰”!
整场演出异彩纷呈、高潮迭起,掌声连连。感动了每一个观众。兴致盎然的同学们禁不住又临场为大家表演了好几个节目,连高静老师10岁的女儿也禁不住用电子琴为老人们弹奏了一曲《白龙马》,小小的年纪,浓郁的爱心,让人不由心生敬意。
表演结束后,老师、同学们还为老人们捶背、捏肩、按摩、喂水果,推着轮椅在校园里晒太阳……秋天的小院里欢声笑语,洋溢着浓浓真情。
政教处张冬洋主任接受电视台的采访是说,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十三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,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意识,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,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。
王君睿同学接受采访时说,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,让我们和老人面对面交流,表达我们敬老爱老的心意,成为我们生命中一段难忘的记忆!
汉冢乡民政所刘所长也发表讲话。他首先感谢十三中的爱心善举,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给孤寡老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感动。刘所长指出,关爱孤寡老人,让他们老有所养,老有所依,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,有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,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到更幸福!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南阳市第十三中学